
2025年9月10日17時10分,“南方絲巢×呂越”時裝發布會于 2025 中國國際時裝周(秋季)在北京 798・751園區煥新亮相。作為本屆時裝周亮點大秀之一,這場發布會匯聚國際時尚目光,同時也是知名時裝藝術家呂越時隔28年再次回歸中國國際時裝周的T臺,她帶著以“巴馬有桑”為核心的絲綢時尚敘事,重塑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融合的典范。


“南方絲巢”,作為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知名品牌,深耕河池巴馬桑蠶資源,其 100% 優質桑蠶長絲產品憑借抗菌防蛀、柔軟回彈的特性,已獲多項權威認證,今年4月剛剛獲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頒發的首批“中國消費名品”。如今的廣西嘉聯,經過20多年的發展,已經成為絲綢全產業鏈標桿企業,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、廣西扶貧龍頭企業、國家民品定點生產企業。此次與呂越的攜手,雙方以 “巴馬有桑” 為主題,圍繞 “生態材質 + 藝術設計” 為雙軸,將巴馬綠色有機真絲與前沿時尚語言深度綁定,讓“土地孕育的絲綢”站上國際時尚舞臺。





發布會的核心亮點,源于呂越團隊對“巴馬有桑”主題的藝術化解構與創新表達。在設計前期,呂越率團隊深入河池巴馬桑園采風,從喀斯特地貌的線條、壯錦傳統紋樣的幾何結構中提取靈感,形成“自然符號 + 非遺基因” 的設計內核。呈現出“絲韻本真”“錦承新境”“蝶變未來”等系列作品,她創新性地將植物染、魚子纈非遺技藝與現代剪裁結合,使基礎款絲綢服飾兼具手工溫度與當代審美。搭配不對稱裙擺、解構式西裝廓形,讓千年壯錦脫離“傳統服飾”的刻板印象,適配職場、社交等多元現代場景。


此外,呂越圍繞其標志性的蝴蝶元素進一步探索“非遺與科技”的融合邊界。將3D打印技術與織錦結合,部分融入壯錦“蝶紋”元素,打造出“虛實交織”的視覺效果。這不僅解決了傳統織錦厚重、不易塑形的難題,更以“蝴蝶破繭”的意象,隱喻河池桑蠶產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時尚產業的轉型,與其強調的“破界再生”的核心邏輯高度契合。




此前多年,因受邀前往中央美術學院創辦時裝設計專業重拾教鞭,呂越從職業時裝設計師的身份轉身為高校教師,其作品的呈現形式也隨之發生重要轉變——從聚焦動態演繹的時裝秀,全面轉向更側重工藝細節與文化表達的時裝藝術靜態展陳,在美術館的展覽空間里,以裝置化、場景化的呈現方式,讓觀眾近距離觸摸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魅力,以及體會藝術賦能設計的深刻含義。也正因這一創作與呈現形式的轉換,她暫別了時裝周的舞臺。而此次攜“巴馬有桑”主題回歸,既是她對時裝秀動態敘事的再度探索,更是將靜態展覽中沉淀的工藝深度與文化思考,重新注入 T 臺語境的一次全新嘗試。這其中,大秀后半程中模特們如同裝置般的站立組合,有著呂越在時裝藝術中耕耘多年的靜態語言特征,無疑將系列時裝的呈現定格在了一個極具沖擊力的視覺瞬間。


廣西河池市人民政府對此次發布會給予全方位支持,從產業協調到秀場協作,全力推動“河池繭絲”走向國際舞臺。近年來,河池以“河池桑蠶繭,世界新絲路”為戰略,通過全產業鏈建設、科技創新賦能,推動桑蠶產業向高附加值轉型,而此次 “南方絲巢×呂越” 的合作,正是河池絲綢“藝術賦能產業”的生動實踐。
這場發布會不僅是一次時尚展示,更是呂越以藝術設計為橋梁,讓巴馬絲綢實現 “從精品材質到文化符號”升級的關鍵一步。通過藝術化轉譯,呂越讓河池的土地基因、非遺技藝成為可穿戴的時尚語言,既堅守了綠色有機與文化傳承的初心,更將推動 “巴馬有桑”成為具有國際辨識度的絲綢 IP,為中國傳統工藝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范式。
2025年10月24日,TEAM WANG design正式發布旗下cookieS系列的全新篇章——“ACCEPTANCE ”。作為第六個章節,這一系列延續品牌創意總監王嘉爾以個人成長為靈感的情緒敘事,用設計語言詮釋“自我對話”與“情感共鳴”的力量。
(查看全文)
10月30日,太平鳥2025冬季新品預覽會于上海南京東路「超級壹號店」優雅啟幕,本次活動通過“質馭都市”主題,全面呈現品牌新季主張:對話大師設計靈感,融合實用功能與高奢剪裁工藝,為當代都市人群構筑冬季質感衣櫥。
(查看全文)
錢塘江畔,城市陽臺之上,一場融合自然意境、時尚精神與科技力量的創新實踐正在上演。10月27日晚,漢帛獎·第33屆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在這座杭州地標盛大啟幕,以“全域秀場”之姿,將實景建筑與虛擬時尚元素完美融合,展現“勢起東方,時尚杭州”的嶄新圖景。
(查看全文)
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,VOGUE時尚之力盛會(Forces of Fashion)再度啟程,以一場融合多元文化、創新表達與共享精神的盛大活動登陸上海。本屆盛會以「百花齊放」為核心主題,通過紅毯大秀、Fashion Fund決賽秀場、頒獎晚宴及主題論壇等活動,詮釋“各美其美,美美與共”的時尚新圖景。
(查看全文)|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