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8日,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2025絲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賽裝文化節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,同步啟幕2025絲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賽裝文化節北京推介活動。

2025絲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賽裝文化節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、云南省商務廳、中共楚雄州委、楚雄州人民政府共同主辦;中共楚雄州委宣傳部、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等承辦;云南省各州市委宣傳部協辦。以“絲路云裳 美美與共 世界共享”為主題,突出國際化、專業化、品牌化,以服飾為媒、以文化為橋,推進非遺與時尚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IP。
聚焦非遺時尚,31項活動激活產業新動能
活動地域跨越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福建及云南,共獲得11個國家部委和全國性協會的支持。9月7日晚,“蘭之云裳”中外非遺服飾秀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在北京798·751園區舉行,楚雄州聯合中國外文局攜文萊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菲律賓、泰國、越南8國外交官,第二屆蘭花獎“友好使者獎”獲得者及國際友人,為楚雄彝繡“代言”,共同呈現一場彝繡非遺服裝服飾大賞,近500位中外嘉賓共聚一堂,共賞非遺服裝服飾展演。9月8日,中國國際時裝周・楚雄時裝周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繡創新專場發布舉行,來自永仁直苴的手工刺繡藝人攜指尖技藝登上T臺,與模特同臺演繹融合彝族服飾元素的設計作品,讓千年非遺與現代時尚完成了一場驚艷的“雙向奔赴”;“彝韻·無界”——北京外國語大學“彝SHOW世界” 大創團隊助力楚雄彝繡國際傳播活動精彩呈現,身著絢麗彝繡非遺服飾的外國友人,在園區走秀展示,引得中外游客紛紛駐足,為千年彝繡對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梁。9月6日至21日,依托2025“全球南方”媒體智庫高端論壇、2025“一帶一路”媒體合作論壇等國際平臺,集中展演頂級彝繡非遺服裝服飾。10月舉行的第三屆楚雄時裝周,將邀請南亞、東南亞多國代表團參與,推出42場民族服飾大秀,與國際品牌同臺共創。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與楚雄州聯合舉辦的“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——‘楚雄彝繡杯’非遺服裝服飾創意設計大賽”,已于8月底面向全球啟動征稿,參賽者可結合恐龍、綠孔雀、亞洲象等云南特色IP創作,獲獎作品不僅有機會登上第三屆楚雄時裝周進行實物展演,還將獲得新華社、人民網、時尚芭莎等頭部媒體的全球傳播機會,實現“設計變現、非遺創收”。期間將組織云南省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,搭建非遺工坊、民族品牌與市場的對接橋梁。開設新成昆鐵路“楚雄彝繡號”專列,有效擴大楚雄彝繡在成都、眉山、昆明、西雙版納等城市的知名度,拓展品牌傳播和產品銷售渠道,實現文化價值與市場效益的雙重提升。舉辦“美美與共 世界共享——第三屆楚雄時裝周 ”,開展國內外服裝服飾專場秀49場、非遺雅集、非遺服飾沉浸式巡演等活動,讓市民和游客能夠近距離感受、體驗賽裝文化,深度體驗云南多彩的非遺魅力。
楚雄彝繡,這一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“指尖藝術”,被譽為“穿在身上的史詩、繡在布上的神話”。近年來,在云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支持下,楚雄州委、州政府大抓彝繡文化產業,在楚雄州委宣傳部統籌推動下,楚雄州深入挖掘彝繡的文化價值、經濟價值、民生價值,堅持以“雙創”理念引領彝繡產業變革,成功推動彝繡實現“繡品變商品、繡片變名片、秀場變市場”的三大轉變。成立由宣傳部門牽頭抓總的彝繡產業專班,出臺37條支持政策及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,構建起“政策引領—平臺賦能—金融支撐—數字驅動”的全產業鏈生態。制定實施全國首個《楚雄彝繡手工刺繡生產技術》團體標準,并通過國家標準信息平臺發布。推動“楚雄彝繡”集體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,成為全國首個非遺服裝服飾類區域公用品牌。聯合新華社啟動運行全國首個“新華・楚雄彝繡產業發展指數”“新華・楚雄時裝周指數”,成立彝繡現代產業學院,在全國首創推出“彝繡貸”“彝繡保”“彝繡郵”“彝繡標”等11項舉措。云南省金融機構累計為彝繡經營主體提供優惠貸款4.29億元,降低物流成本近40%,提供繡娘意外風險保險1.2億元。建成全國首個彝繡數字文化產業園・彝繡產品交易中心,成功創建2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、2個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,形成了“區域有園區、縣縣有企業、鄉鄉有車間、村村有繡坊”的產業發展格局。

今年上半年,楚雄彝繡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.75億元、同比增長10.9%,總產值突破7億元。全州彝繡經營主體激增至2233戶,帶動6萬名繡娘實現“背著娃、繡著花、養好家”的美好愿景,其中2000余名殘疾繡娘通過刺繡實現穩定增收。“楚雄彝繡”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、促進民族團結、展現云南文化自信的溫暖產業和幸福產業,為云南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。
走向世界舞臺,云南文化傳遞時代強音
1350余年歷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,被譽為“世界最早的鄉村T臺秀”,至今仍延續“以田間為舞臺、以山歌為伴奏”的原生展演形態。楚雄州融匯賽裝文化、現代設計與彝繡技藝,打造獨具魅力的“楚雄時裝周”品牌,逐步構建起立足云南、輻射全國、對話世界的非遺時尚發布體系。楚雄彝繡成為全國唯一連續亮相北京、上海、紐約、米蘭、巴黎時裝周以及中國—南亞博覽會等國際頂級舞臺的非遺服裝服飾品牌,不斷彰顯云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。

楚雄時裝周作為楚雄彝繡延伸發展的非遺品牌,2023年,首屆楚雄時裝周成功舉辦,吸引來自7個國家、國內6個省區及云南16個州市的24支代表隊參與,共呈現1100余套服裝服飾、舉辦39場專場發布,迅速確立其在中國非遺時尚領域的重要地位。2024年,第二屆楚雄時裝周實現跨越升級,不僅在北京中軸線舉辦“非遺彝繡秀北京”大型展演,更首度登陸巴黎時裝周舉辦非遺專題展覽,實現楚雄、昆明、北京、巴黎四城聯動。活動獲得美聯社、法新社等160余個國家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,兩屆時裝周全球傳播量突破34.7億次,國際能見度與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。同年,楚雄彝繡代表云南參加2024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,以文化產業促進就業的模式在全國人社系統獲得推廣。2025年,楚雄彝繡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“非遺與時尚設計”全球示范案例,推動“非遺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”首次落地東亞地區。5月,楚雄彝繡作為云南唯一文化品牌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;6月,楚雄時裝周升級版—“絲路云裳·南博時裝周”重磅亮相第九屆中國—南亞博覽會,來自南亞東南亞8個國家及省內外多個代表團舉辦了35場服飾走秀,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非遺服裝服飾走秀展演。楚雄時裝周通過推動“非遺+時尚+貿易”全鏈條出海,不僅促成多項跨國界、跨領域合作,也為“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”國際品牌注入全新內涵,持續拓展云南文化在世界舞臺的深度與廣度。

下一步,楚雄州將持續發揮楚雄彝繡和楚雄時裝周的品牌引領作用,進一步推動云南民族非遺服裝服飾從“區域特色”向“世界語言”升級。重點深化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務實合作,加快共建非遺服飾創新聯盟,拓展“非遺+時尚+貿易”出海路徑。同時,強化政策支持和資源整合,推動彝繡產業標準化、數字化、國際化發展,助力云南打造文化強省,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。(楚雄州宣傳部)
錢塘江畔,城市陽臺之上,一場融合自然意境、時尚精神與科技力量的創新實踐正在上演。10月27日晚,漢帛獎·第33屆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在這座杭州地標盛大啟幕,以“全域秀場”之姿,將實景建筑與虛擬時尚元素完美融合,展現“勢起東方,時尚杭州”的嶄新圖景。
(查看全文)
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,VOGUE時尚之力盛會(Forces of Fashion)再度啟程,以一場融合多元文化、創新表達與共享精神的盛大活動登陸上海。本屆盛會以「百花齊放」為核心主題,通過紅毯大秀、Fashion Fund決賽秀場、頒獎晚宴及主題論壇等活動,詮釋“各美其美,美美與共”的時尚新圖景。
(查看全文)
2025年10月19日,一場旨在定義未來潮流、禮贊行業先鋒的頂級盛事——“2025廈門國際時尚周FASHIONABLE 50運動時尚典禮”,在廈門鷺潮·鼓浪嶼美院先鋒劇場隆重舉行。
(查看全文)
上海,2025 年10月22日,利郎 LESS IS MORE 攜手先鋒時裝設計師 XANDER ZHOU周翔宇,于甜愛路微風禮堂發布「From Stone to Structure|由石至形」2025設計師聯合系列。
(查看全文)|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