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頂級腕表品牌Richard Mille的掌門人Richard Mill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與法國奢侈品巨頭Kering SA (KER.PA) 開云集團之間的收購談判已經破裂,并透露最大的絆腳石并非價錢。
對此,奢侈品專家、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并不感到意外,“就現今形式而言,是賣品牌的最高點,但很多奢侈品集團也明白未來許多品牌的價值會陸續走低,是否愿意以現在的高點價位去收購品牌,集團也會對品牌進行一個估算,即5-10年是否真的可以為集團帶來價值回報,或許Richard Mille和開云集團就是在”價值回報“上沒能達成共識。”
開云集團洽購Richard Mille一事要追溯到2013年的6月,當時,開云集團收購Richard Mille的談判已接近尾聲。而該項交易預計對RichardMille的估值在3.7億~4.3億美元,相當于其2013年預計銷售額1.35億瑞士法郎的2.5~3倍。
在業界看來,收購最高端定位的Richard Mille可使開云集團的腕表行業布局更加完整。開云集團奢侈品部門原先以時裝皮具為主,在硬奢侈品領域,除了Boucheron等少量珠寶品牌外布局甚少。
早前就曾有業內人士透露,開云集團會與Richard Mille達成排他協議,預計先收購其51%的控股股份,未來再逐步提高持股比例。愛彼表估計保留其現有股份。品牌創始人Richard Mille本人將在公司繼續擔任CEO和股東若干年。整個交易預計將在2014年初才能完成,只因Richard Mille需要先處理一些內部事務。
在周婷看來,收購談判中最為關鍵的還是涉及到品牌方和收購方在利益上的分配。“盡管品牌方出售了品牌,但其實品牌方仍然希望既能保持對品牌的控制權,又想從財務上獲得收益;而對于收購方來說,它肯定會把整個品牌的經營、管理納入到集團旗下,并在集團的整個資源品牌上去做新的構架等。這樣一來,難免會產生一個雙方利益的沖突。”
Richard Mille的掌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“跟外界傳言不一樣,談判失敗不是因為價格。如果隨著談判的進行,您發現合并的弊大于利,就會果斷放棄。而我們就是這樣做的。”
(每日經濟新聞 蔣佩芳)
原文鏈接
http://www.nbd.com.cn/articles/2014-01-22/805251.html
不冷不熱的天氣不管是對于時裝精來說,還是運動愛好者來說,都是演繹衛衣的最佳機會!
(查看全文)
2015年9月24日下午14時,由香港華高國際和瑞士凱蘭帝共同主辦的“首屆瑞士凱蘭帝視覺藝術大賽”(“TIMESPACE” Caran d’Ache Art Competition)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瑞士駐華大使館舉行。
(查看全文)
如果倒退10年時間,我也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“小鮮肉”了。20啷當歲,青春洋溢,尚未受北京這幾年干燥霧霾洗禮的皮膚一捏都能捏出水來,唉,北京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了。對了,別跟我提什么覺得北京不好哪來回哪去。不好就是不好,有什么不能說的?況且咱就是北京人,二環以里的四合院出身,雖說現在搬到二環邊兒上了吧。就不能慣著你們這幫排外的地域屌毛病。
(查看全文)
在了解了從月相到月相表的前世今生般的進化過程之后,不來幾款時下最新鮮熱乎的月相表怎么成?無論是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款,還有各具風格和亮點的全新月相,總能給我們不同的感受。
(查看全文)|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|